一个月前,公众号“何凯文考研英语”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很多人抱怨公号难做,吐槽阅读量和活跃度下滑的时候,这个号一路高歌猛进,第9次挤进500强月榜。今年5月,“何凯文考研英语”沿用文末引导点赞模式,单篇内容点赞环比升幅97.2%,跻身点赞比亚军,排在他前面的是有宇宙第一大号
在很多人抱怨公号难做,吐槽阅读量和活跃度下滑的时候,这个号一路高歌猛进,第9次挤进 500强月榜。
今年5月,“何凯文考研英语”沿用文末引导点赞模式,单篇内容点赞环比升幅97.2%,跻身点赞比亚军,排在他前面的是有宇宙第一大号之称的“夜听”。
今年以来,几乎篇篇10w+的成绩,让“何凯文考研英语”不经意间跳出“教育类”榜单,频频出现在 原创日榜前列。作为一个专攻考研英语的教育类账号,它在数据上甚至开始叫板各路情感大号。
如果你关注了这个号,一定会和榜妹一样感到诧异:排版惨不忍睹(几乎是简单堆砌),推送时间捉摸不定,内容高度垂直和单一,但评论活跃度却高得像在骗人。
作为一个专注英语教育类的公众号,“何凯文考研英语”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哪些故事?带着好奇,国庆小长假前夕,榜妹对话了创始人何凯文。
拥有220w的粉丝,
目前,公众号“何凯文考研英语”约有220万粉丝,一切都是他一个人打理。
这次采访断断续续,主要是通过电话完成,对于英语和教学,他似乎有无限热情,也愿意洋洋洒洒从头说起,即使话题的重心渐渐从英语教学转向公众号。
坐在高铁上享受着旅程的他是轻松的,聊起公众号,他的言语中流露出自信和骄傲。
“大概每天要在这块花5到6个小时吧,感觉已经快哭了。”他告诉我们,自己就像一位被公众号绑架的人。
:你说自己做公号快哭了?不是应该很有成就感吗?
何凯文:成就感和疲惫感都会有的,基本上是痛并快乐着,那个感觉简直了……
我就像一个被公众号绑架的人。每天七点下课,做公众号,基本没有夜生活或者聚会娱乐。
我内容的选择和产生都是当天的事,我一定是当天去看杂志或者新闻报刊,选出文章,再讲解,再出题……所以几乎我的推送都是十点以后,很晚。
有时候即使早起编好,也会拖延,我拖延不是我懒,而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恐惧。
何凯文:压力。
当有10w+这个概念出来之后,我会想“万一我这篇到不了10w+怎么办”,很多时候就像一个宝妈一样,给孩子做饭,要好吃有营养,还得有好的卖相。
这篇10w+的推文有3.8w的赞
所谓的文末福利,是一张何凯文的自拍
:这种拖延主要是卡在哪方面?
学习不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你只能用各种方式去吸引他,但招数会越用越少,只能在标题和配图上想。配图涉及版权,所以基本只有标题。
何凯文:其实在“老师”和“媒体人”这两个角色当中,我更认为我是个老师,所以最开始没想那么多。而且10w+这个概念毕竟是后来从业人员多了才有的,所以真的不太记得了……我估计应该是在四六级考试之前,一般在考前我能很轻松10w+。
:你的第一篇推送发布于2013年6月,第二条是2014年5月,中间隔了差不多一年,这是为什么?
何凯文:因为当时我还在用QQ空间,第一条内容其实只是想测试一下微信语音的功能。
何凯文:一是趋势,二是功能。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微信,而且QQ空间不能发语音,学生对语音的呼声很大,所以就又来到了微信公众号。
而且QQ空间经常会屏蔽内容,也许是审核的更严一些?有几次内容发不出去,让我很被动。微信更稳定,它给我的感觉是很有道理,讲规则的。
何凯文:两种吧。
一是我现在主要做的“每日英语”,考研英语的文章主要来自国外的主流期刊媒体杂志,我只要去跟踪媒体,结合真题和经验,就能够选出比较有意义的内容。这种文章会让我认为能火。
还有一种是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文章,比如说关于社会阶层固化,人工智能的威胁,垄断的防范……这些话题既有试题的含义,又与当下的热点相关。比如说当出现滴滴事件的时候,我就会去看一下国外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是怎么防范或者报道的,这种内容我就会觉得有爆点。
何凯文:对,其实我不太会这些。我看过有网店把我的微信文章按月整理成文档,30一份,月销量过万,不得不说他们排版排得确实不错。
就我自己阅读量来看,不受改版信息分流的影响,也不受整体生态链的影响,毕竟学习资料对于学生来说是刚需,他们是真的需要这个来帮自己。
何凯文:微信的生态环境其实很强大,它有这个生态位的需求。而我是个很“用心”的人,据我所知做我这一行都是有团队的,很少有人自己做。但我很在乎“温度”,我觉得没有团队,能让我更“专心”,哪怕就是一个很简陋的排版。
考研的学生最缺的是“陪伴”,我希望他们能真正感觉到我的存在,能在大学里有“不孤单”的感觉。
还有一个成功的原因是内容本身,因为我的内容里真的有过考研英语的原题,碎片化的模式也很符合考研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公众号的评论区里,许多回复未必与学习相关
也许何凯文真的对做到了自己所说的那样
——让学生“不孤单”
广点通和广告
从2014年底至今,公众号“何凯文考研英语”共诞生了421篇10w+内容。其中,点赞最高的文章,来自今年6月15日的《重要通知:何凯文四六级终极话题和语料预测来了!(第一百零六句)》。
关于公众号的收益,何凯文坦言不错,他表示即使自己不再去一线讲课,也足够靠这笔收益养活自己。
他笑着说,自己尝试过所有自己推广的东西,不论是英语教学的打卡App,还是五花八门的面膜甚至口红。
何凯文: 怎么讲呢?其实也不能算低,如果我没有加入教育公司,那微信上的收益养活我还是可以的,这算是一种小确幸吧。
何凯文:去年是广点通比较多,但今年就是美妆了。可能因为我的粉丝女生比较多吧。其实考研学生都很苦,有很多时候会想奖励自己,给自己一个面膜或者口红,让生活会更美好一些。
选择的话,首先价格要亲民,我选的都比较便宜,一般在一百块钱左右。之前有sk2找到我,我说别找我了,都是学生,何必呢?第二个就是至少要有京东和天猫的旗舰店,这样质量能有保证,我不用担心是三无产品。
何凯文:我全都会用的,不管是App还是别的,你一定想不到我连面膜也都用过,哈哈哈,我家里现在好多面膜口红。之前还有人找我做口红,叫“考研勇气红”,色号都选好了,后来太忙没做出来,说不定明年能做出来。
离开他的微信公众号,打开任何一个平台,输入“何凯文”这三个字,都会得到大量负面的信息。这些消息缠绕着这位一线名师,人们讨论着他的人品,学历,与其他名师的冲突矛盾,甚至他的出身。
粉丝们称他为“KK”或者“凯文大帝”,有时这种称呼是一种由衷的喜爱,而有时也代表着一种充满讽刺意味的调侃。
:“自媒体运营者”和“老师”这两个身份之间是有矛盾的。大家要求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但是作为号主,内容盈收是很重要的,你如何平衡这个关系?
何凯文:第一是把内容做得好一些,然后脸皮就会厚一些了呗。也就是“把内容做到极致”,学生们就会觉得你偶尔做一些广告,我们也能接受。
而且毕竟我确实也是一个公众号主,最开始我很紧张,我不知道该不该接。后来发现学生确实有这方面的需要,所谓商业文明是最高文明,我觉得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多可以去多指责的,就慢慢习惯了,当然肯定也会面对一些批评,这些都是难免的。
:我看到过很多关于你的争议,有人说你只是一个网红,你的心态会受到争议的影响吗?
何凯文:以前会受影响,但后来就接受自己这个样子了,因为我从事这个行业,它本身就是这么一个状态。
我首先是一个老师,有大量的工作人员支撑着我,我被推到了营销的第一线,那就没有选择了。
其实教育产品本身没有什么好去遮掩的,何况如果我有时间去营销,我是不会让人说出“他只会营销”这种话的,你明白吧?
知识的传播本身是建立在关注度之上的。学生是我的学生,他们怎么评价我,我都能接受。
还有很多人一边说我营销,一边在很努力的看我,我觉得也挺好玩的,那种人比谁都努力。
:这算不算是“执着于挑毛病的人通常是对你关注最大的”?
何凯文:对,我记得有一个人,每天都在我的公众号里留言骂我,后来他突然在微博上给我发录取通知书,说自己考上了,很感谢我。我把他的留言和次数截图给他,我说谢谢你,你看你这么执着。他很尴尬,但其实很有意思。
大家都是在争议中前行的,尤其是当你到了一定量级的时候,除非你是平庸的,否则你都会面对争议。
2014时,我站在风口浪尖上,但我没有做任何回应,我选择把内容再做得精细一些。于是就在那年,我的公众号火起来了。
在我看来这才是老师应该有的样子,就像足球队一样,你不管你说多少,你最终是要赢球的。
三种角色:
因为新媒体,何凯文的身份早已不再是个简单的老师。在工作上,他至少同时扮演着三种角色:网红老师、内容创业者和营销者。
当然,他自己认为还扮演着“陪伴者”的角色。
对于微信公众号,何凯文有着自己的复杂情感,他评价这是“完美的格式”“伟大的发明”。
何凯文:我曾经有过人设,后来就放弃了,因为人设早晚是要崩塌的。非要说的话,我是一个“陪伴者”的人设。
:如果说非要给你的身份下一个定义,你觉得你是一个“陪伴者”还是“老师”或者“营销者”?
何凯文:三个身份都有,实话说,都有。
其实所有培训老师都是这三个身份,就是他愿不愿意承认。这个游戏当中没有人生还,即使是现在没有争议的好老师,到了我这个位置,他早晚也会有争议。公司指着你养活,那时候你要怎样?你不能因为爱惜羽毛而退缩,那就成不粘锅了。
如果真的是个知识分子就不应该做培训,你可以做大学里面的老师啊,你要做培训的话,那你何必做出这种姿态呢?
当然了,老师最开始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我最开始也是,但到后来我发现只要能给学生价值,让他考上,那我就是问心无愧的。
何凯文:稍微累一点,惨一点,被绑架了苦逼点,有的时候怀疑人生了点……
我很感谢我爱人,我是一个情商不太高的人,是她告诉我要怎么在网上和人沟通,她会批评我,会用普通大众的角度来审视我。我很感谢她。
何凯文:有。
它让我感觉到了我一种可能性,一个依托。而且我也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也让我能很自豪的去跟别人讲我一直在坚持的事。
它用一种非常完美的格式记录了我。QQ空间有点像游戏,微博又太聒噪,一条一条的推送会覆盖你想要说的东西,但是微信公众号就完美,你会很慎重的,把你的想法以一种不那么碎片化的方式传达出去。
我以前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天只能推送一条,后来理解了这个伟大的发明(笑)
你们能不能帮我找个会排版的人?
临末,这位备受争议的网红教师,提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
希望通过 的采访,帮自己找一个公号编辑。何凯文表示,他想提升自己,也愿意付费。又略带一点孩子气的说,只是,他并不能保证,能够轻易信任一个人来帮自己打理账号。
本站(www.chuangyeye.com)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