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也首页
  2. 投稿

未来5年,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哪个重要?

本文来聊聊“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

现在问题来了:这两种人才,哪一种对企业更为有利?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不是废话吗?!企业当然喜欢“复合型人才”!你想啊,用一个人就能干两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活儿,老板能省多少钱啊!还不止如此,用“全才”效率多高啊!一个人就可以搞定所有事,不用别人帮忙、配合。没有其他人插手,也便少了许多麻烦,避开了不少人际关系的摩擦,极大地节省了沟通成本。成本下来了,效率就上去了。所以说复合型人才越多越好,最好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全才”,都能“一个顶仨”。谁能做到这一点,谁便可以无敌于天下了!

必须承认,从表面上看,这套逻辑似乎有一点道理,可是往深里想一想,却会发现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不错,复合型人才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问题是:这样的人才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未必。理由很简单: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尽管在一定的阈值(临界值)范围内,效率可以做到最大化;但是一旦超过阈值,效率则会急速下降。

举个例子。如果说一个“全才”一天做十件事,每件事可以做到满分十分;那么如果他每天需要做的事情达到十五件,每件事的得分很有可能会降到八分,假设他每天需要做的事情达到二十件的话,则每件事的得分很有可能会降到五分以下。

这就是“效率递减”乃至“加速递减”的逻辑。

在这里,“十件事”是这个“全才”做事的阈值(临界值)。在这个范围内,他的效率可以达到最大化;超过了这个范围,他的效率则会急速降低。这还是以此人为货真价实的“全才”为前提做出的判断,如果这位爷是个“银样镴枪头”,是“注了水”的“全才”的话,那结果便更不用说了。

可见,“全才”并非万能,让“全才”发光发热,一定要讲求分寸,懂得技巧。

其中的一个分寸与技巧,就是确保企业中的“全才”与“专才”始终能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

理由很简单:“专才”能够倾注全部精力于一件事之中,至少在理论上,有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的可能。最低限度,专才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概率要远比全才大得多。如果每一件事都能做到或接近做到极致,其最后的效率与质量将是极为惊人的。这是一种乘法效应:局部一点点的变化,就能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专才”在企业中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表面上看,他们所提供的局部价值似乎并不明显,但是一旦汇聚出乘法效应,其最后的结果将是天壤之别。

对于老板而言,这也是一笔明白账:雇佣“专才”虽说多花了两个钱,可最后挣到的钱更多,反之亦然。雇佣“全才”看似省下了两个钱,可是最后算算总账,其实并不能占到什么便宜。

当然,无论是“专才”还是“全才”,都有一个工作负荷度的问题。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在一定的负荷范围内(亦即一定的阈值内),“全才”即便时间和精力有限,也可以同时把几件不同的事情做得很好,很有效率;反之,即便是“专才”,如果工作负荷度太低,闲暇时间一大把,也很有可能怠惰起来,给你磨洋工,反而伤害了效率。所以说,寻找到一个最佳负荷度极为重要。否则,你的“专才”也好,“全才”也罢,全会被瞬间废掉,没有了任何意义。

那位又说了:我承认你说的有些道理,可是这个最佳负荷度,要如何寻找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因为“负荷度”这个东西,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弹性太大。

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负荷度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状态下,负荷度也不一样。

比如说,某位员工下午做事效率会很高,上午则不行;某位员工心情好时做事效率会很高,心情差时则不行等等。

第二,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在“工作最佳负荷度”的表现上,往往有着极大的差异。

比如说,有些员工同时做五件事都可以做得很好,有些员工即便只做一件事也会疲于奔命。

第三,成长速度不同。

“工作最佳负荷度”是一个可变指标。随着职场生涯的延伸,职场经验的积累,“负荷度”本身也会不停地改变。只不过,这一过程在不同的人身上有完全不同的体现方式。有些人极快,极明显,有些人不快,不明显。

那么,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如何才能判断、把握每一个员工不同的负荷度呢?

我以为,搞定这件事没有什么妙招,只有一个笨办法,那就是不停地试错,寻找出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管理者与每个员工相处的时间长了,总会悟出点什么,总结出点什么:哪些人可以同时掌握好几种技能,而哪些人只能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哪些人做事容易受情绪影响,不容易从坏情绪中走出来,而哪些人做事容易投入进去,瞬间忘掉一切烦心事;甚至于哪些人上午情绪饱满,而下午容易抑郁,哪些人则完全相反……所有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细节,都是我们管理者必须关注的事情,而且还是那种需要拿出巨大精力重点关注的事情。只有这样做,管理者才能为自己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安排下属工作负荷的时候做到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本站(www.chuangyeye.com)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