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业也首页
  2. 投稿

传统实体店如何搭建会员积分系统?

如何搭建会员积分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确定积分体系的预算

积分是门店给予用户的补贴,门店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所以积分意味着支出,需要考虑费用预算。

通常,使用较多的积分预算分配方法是固定比例法,从门店的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费用作为积分体系的投入,但是积分体系在实际运营中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及时关注成本和收益,进而调整费用预算。

此外,还需要设定积分的具体价值,即1积分等于多少钱。积分价值要考虑用户获取积分的难度频次、获取消耗周期以及产品对积分的预算。在发放积分的时候,要计算好积分的投入和产出:

1、边际成本≤边际收入

积分在经济学理论方面,有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即每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要产生的成本。边际收入是每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能获取的收入两个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要不要做投资、促销,其实就是要看边际成本是否小于边际收入。也就是说,做得越多挣的钱越多才行。

2、发分成本率≤商品毛利率

发放积分的成本率在一次性消费的时候要小于商品的毛利率,这样才能保证每次交易都不赔钱。

3、发分成本×兑分率≤会员维系预算

兑分率主要表示发出去的积分有多少人兑换。如果发出去了100分,有80分被人兑换,那兑分率就是80%。反过来讲,假设用100块钱的预算来发放积分,每个积分成本是1块钱,兑分率只有80%,那么应该发出的积分上限就是:100 ÷ 80% = 125个。

一般来讲,企业不会严格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做,而是参考行业的通则。每个行业的积分比重是不一样的,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往往有很大的区别。

假设第一次交易每一单的获客成本是20块钱,可以获得的收入是15块钱,所以是赔了5块钱获得了一个客户,但是第二次交易的时候这个成本可能就回收了。但是在互联网的场景下,商家要考虑客户未来的终身价值,所以就不能照搬传统的做法。

第二步:设计积分获取方式

奖励高价值行为是积分获取方式和积分消耗规则的有效循环。先解决积分获取问题,会员如何获取积分?需要进行什么行为?对产品来说,积分是产品对用户高价值行为的奖励,高价值行为即会员能够为产品直接或间接创造有价值的行为,如购物、拉新等。

对会员来说,会员乐意完成指定行为获取积分是因为积分具备使用价值,会员获得积分的方式是参与积分任务,完成任务要求指定的高价值行为。除了日常消费获得积分之外,常见的积分获取玩法包括:

签到领积分:

用户连续签到获得固定/随机/阶梯的积分奖励;

多单返积分:

用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多单消费可获得大额积分奖励;

邀请得积分:

邀请好友购买特定商品,能够获得特定积分奖励。

适合实体店的积分获取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式,还有会员日多倍积分,生日当天消费多倍积分,储值送积分等。

第三步:设计积分消耗规则

形成留存闭环再解决积分消耗问题,用户如何使用积分?有哪些消耗途径?会员在使用消耗积分的过程中,进一步留存,并且经过引导产生新的消费。

从会员角度看,积分是会员进行高价值行为的奖励,会员了解并认可其使用价值。会员在店内或者商城上使用积分获得优惠或其他专属权益,才能强化会员认知,促进积分获取。积分消耗的方式可以分为主动消耗和被动消耗,逐一来看:

1、主动消耗-兑换商品

这是最常见的积分消耗方式,将积分作为店内内流通的货币,会员理解成本更低,更利于积分获取和积分消耗的稳定循环。其又包括兑换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虚拟商品如优惠券、会员资格等,两者结合能更好满足会员的积分消耗需求。

2、主动消耗-积分抵现

积分抵现实现起来较为简单。而且积分抵现实现了积分与货币的直接绑定,提升了积分的用途和价值。积分抵现需要关注会员使用积分后的流失风险及恶意作弊风险,可用如下思路方法:

设置积分抵现使用门槛,如满50元才可用积分抵现金;

设置订单金额抵现比例,如最多抵现订单金额的50%;

设置积分使用最小数量,如抵现积分数量为200整数倍;

3、被动消耗

为了保证积分成本的可控性和积分运营的周期性,积分都会设置一定的有效期,有效期设置一般1-2年,对到期未使用的积分进行处理。

积分处理方法包括到期直接作废和到期随机兑换。到期直接作废是指距离会员获取积分一定时间或每年年末作废特定周期获取的积分,到期随机兑换则是将到期的积分随机兑换指定商品或权益,一般为虚拟商品权益。

经过这三步就完成了积分体系的主要框架,以积分预算和价值为基础的积分获取和积分消耗的框架,积分获取促进积分消耗,积分消耗也促进获取,形成增强回路的循环,而后要做的工作就是让这个积分获取和消耗的循环更好运转。

4、概率性玩法

如抽奖、夺宝、打卡瓜分,会员消耗积分获得参与玩法活动的权利,利用用户以小博大的赌徒心理,在玩法中促进其积分的消耗。

本站(www.chuangyeye.com)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